「老闆!你累了嗎?…」一部部令人玩爾的影片反映出當代人生活忙碌的一面,「爆肝」成為現代人工作的代名詞,絕大多數的人在個人的工作崗位努力不懈的奮鬥,但您知道「您累了嗎?」。當您長期感受到工作時有壓力、體力無法負荷又無法有效因應工作要求時,您真的累了,也可以說您已經開始出現職業倦怠了。 個人開始感覺到「職業倦怠」通常會認為因應資源被工作嚴重損耗,感覺無法再承受或處理額外的工作要求。面臨工作時感受到悲傷、不快樂的情緒,即使這些工作在過去是充滿朝氣與熱誠。「職業倦怠」也會影響與同事相處的關係,降低了人際敏感度。對於同事關係發展出負向、冷淡的態度,在行為上也會想要與同事疏遠,甚至於交情好的同事也不例外。除了情緒上感到消耗殆盡、冷淡了了人際關係之外,出現「職業倦怠」時對工作失去成就感,低估了自己對職場的貢獻,認為自己一文不值,失去自我效能感且認為自己的工作成效不符合他人的期待,尤其是不符合主管的要求。 職業倦怠是個人的問題嗎?有幾個因素會造成職業倦怠,例如面臨組織改造或主管異動,面對不同的主管領導風格或是工作性質改變,工作負荷量增加。或者個人專業知識或能力不足、工作年資深卻沒有相對或足夠的成就感、突然被要求做出一些能力不及的工作導致缺乏自我效能感、也可能因人際互動環境改變或同事相處出現衝突等,導致工作環境失去原來的社會支持力量。因此職業倦怠不僅反映出個人問題,也間接反映出職場的問題。職業倦怠可說是生理、心理與社會三方面的問題。 既然形成職業倦怠的因素是那麼的複雜,它的影響層面相對的也會比預期來的大。就個人而言,它可能造成個人生理、情緒上的問題而出現缺席或離職的現象。從組織整體面向而言,員工受到職業倦怠的影響降低服務品質,造成生產力及工作績效低,對於個人及組織都造成極大的成本負擔。處理職業倦怠的問題不應僅靠個人獨力面對,企業組織亦應當積極協助員工處理職業倦怠。若忽視或不處理,個人可能因職業倦怠而失去工作,其影響層面可能擴及家庭,甚至造成社會的傷害。 面對職業倦怠,首要之務是安排一個適當的假期,個人先遠離造成傷害的工作情境,適度調節負面情緒。藉由時間、空間的區隔,隔離繁重的工作壓力。其次,在職進修也是一個不錯的因應策略。增加工作知識、技能,提升自我效能,逐步累積成就感,亦可消除職業倦怠的感覺。組織企業發展亦應知人善任,提供員工足夠的休息時間,創造員工休閒的機會以調劑疲憊身心狀態。組織若進行改造,亦不應過度要求速成,當員工適應不良,不但無法保持原有的生產力,甚至拖垮組織發展的潛力,可謂欲速則不達。 作者:彰化縣臨床心理師公會 理事長 林國勳 參考資料:
李秀穗(2003)。職業倦怠。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2年度(下)),225-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