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壓力調適

長者心理健康

家庭照顧者心理健康

孕產期心理健康

親職教養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衛教推廣

網路成癮/物質濫用

職場心理健康

性別議題/情感關係

自殺防治

災後心理調適/創傷輔導

飲酒困擾諮商

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網路成癮 (Internet addiction)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internet)已經是現代台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台灣人使用網路的情形,在性別上有些微差距,上網的男性佔全部男性的74.16%;女性則為70.93%。就個人上網率部分來看,12至34歲民眾上網比例高於九成五,其中以20至24歲者上網比例最高(達95.11%),55歲以上的民眾上網比例最低,為21.61%。網路人際活動是現實生活中和他人接觸的重要方式,不但是溝通的媒介,也是一個活動場域。人們因此發展出各種形式的互動,如 Blog。網路問題行為的種類很多,引發很大的注意,網路成癮和網路犯罪均是。

網路成癮問題目前特別受到矚目。1995年一位美國紐約市的開業醫師Ivan Goldberg首先提出。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系的Kimberly S. Young在網路上成立COLA (Center for Online and Internet Addiction)的虛擬診所提供網友有關網路疾病(cyber disorders)的諮詢和治療。「網路成癮」指的是過度使用網路,導致影響正常生活的人。根據美國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如果一個人一個月的上網時間超過144小時(平均1天約3~4小時),即可以被歸類為「不正常的網路行為」。網路成癮的常見症狀為使用網路時全神貫注;需要更多的上網時間;死守電腦,沒有辦法控制上網,無法改變,形成惡性循環;嘗試減少使用網路,但都失敗;減少使用網路時,渴望上網,感到焦躁不安、不耐煩、沮喪、空虛、對人有敵意、易怒、妄想、暴力;增加且投入大量與網際網路相關的活動,花費更多財力、物力在線上;否定問題行為特徵;人際疏離、少語、疲怠、精神差、有不成熟的言行、社會焦慮。常合併自戀、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網路成癮的核心症狀為強迫性(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戒斷症狀(無法上網時出現不適的身心症狀)、耐受性(對於上網的慾望越來越強,不能滿足,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出現各種問題(於日常生活中出現相關的人際、身心健康、時間管理的負面影響)。

美國的一般大眾有網路成癮症狀的人約佔6%-15%。網路成癮在大學生的盛行率較一般大眾高,在美國為13.0%-18.4%。美國青少年的盛行率最低點為4.6%-4.7%。民國102年台灣消基會網路成癮輔導網的調查結果為成癮的比率:小學一年級 3.0%;小學二年級 16.2%;小三到小六 18.8%;國中到高中職 20.2%;大學 20.3%。 網路成癮的致病模式有知行為模式、神經心理學模式、補償假說、環境影響理論。而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則為年齡(年輕人)、性別(男性有較高的發生率)、教育程度(大學)、人格因素(高追求感官者、高新奇追求、低酬賞有關)、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精神疾病(很多種)、家庭因素(對家庭不滿意、低家庭關懷度、高家庭衝突、兄弟姊妹飲酒、父母對物質有正面的態度)、身心健康因素(低自尊、低生活滿意度、害羞、飲酒行為、壓力事件)。網路成癮常共病一些精神疾病,如強迫症、社交焦慮症、憂鬱症、酒精依賴、精神分裂症、適應障礙、衝動控制疾患、人格障礙症、注意力缺陷及過動疾患…等。腦影像學(Brain image)的發現為網路成癮者的小腦、腦幹、邊緣系統和額葉的運轉增加。網路成癮的三階段模式為沈迷和適應網路活動(初期經歷被網路吸引)、醒悟(熟習和適應網路,使用漸減少。中期有成就感和歸屬感,但於現實生活卻脫序而兩難)。平衡(以合宜和正常的時間及方式使用網路。後期萌生退意但卻掙扎,最後當面對重大生活改變的衝擊而回歸現實)。大多數人可以發展到第三階段,少數人停滯於第一階段,需要他人的協助。

常見網路成癮的評估工具有Young的「網路成癮診斷問句」、陳淑惠的「陳氏網路沉迷量表」、柯志鴻的「青少年網路成癮診斷準則」。網路成癮的判別標準為:你是否一心一意想著網路上的一切(包括剛剛上網發生的事情:接下來在網路上又會有什麼事發生)?

1.你是否會覺得上網的時間需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滿足上網的需求?

2.你是否無法控制自己上網的時間,上了網就是停不下來?

3.當你離線或不能上網時,你是否會覺得不安、易怒、沮喪或是暴躁?

4.你在網路上的時間常較原來預估的久?

5.你是否曾因為上網使得重要的人際關係、課業或工作陷入困境?

6.你是否曾對家人或醫師隱瞞自己對網路涉入的程度?

7. 你是否利用網路來逃避問題或平復煩躁不安的情緒?

Young認為如果有五題或超過五題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代表是網路成癮者。

預防網路成癮的方法為藉由培養經常檢視自己的上網行為的習慣,提醒自己避免過度地上網。配合使用幫助自己控制的策略有:如上網前先設定工作目標,達成便立刻離線,或是上網前先設定好時間等方式。在現實的生活中,需以健康、積極的態度面對,勿將上網作為逃避現實或消極處理情緒的工具。預防青少年網路成癮的輔導原則與策略為:推動社團活動,學習新的嗜好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人際溝通能力;釐清生活目標與學習時間規劃;培育資訊素養;重要他人的適度規範的約束;接納並了解青少年的網路使用行為;監控網路及限制社會體系的相關配套措施。家長培養孩子有網路抗體的作法為:多關心,做好守門人;培養孩子忍受挫折的能力-必要能力;家長要接受過程中的失敗-適度放鬆;用玩來換取孩子的時間-誘之以利;要管理危險時期-管理電腦;給非資優生戴皇冠-建立成就;要治本,禁果理論,疏導的效果優於防堵;家長不應只禁止,而要扮演開創的角色;提供多元化的選擇,讚美使孩子獲致現實生活中的皇冠。網路成癮的輔導措施其目標為教導個案學習自我掌握使用網路而不被網路所掌控。策略是加強建立多元化的人際關係、加強訓練溝通維繫技巧、釐清生活目標、學習規劃時間、重要他人的適度規範與約束、適當的網路環境的限制。網路成癮的個別輔導諮商治療策略為:評估診斷有無網路成癮,使用量表作評量,以症狀做評估。訂定輔導諮商治療的目標。實施處遇:以面談、電話、函件、網路提供處遇,型態包括焦點解決、現實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敘事治療、多重模式、危機介入、一次單元處遇…等。網路成癮的團體輔導諮商治療策略為:網路團體諮商:透過留言板、討論區、信件群組、聊天室…等方式進行。面對面團體諮商治療:如人際導向、現實治療取向、多重模式理論取向。一般多元管道、多元策略是因應的重要法門。網路成癮的藥物治療目前相關的研究十分有限。使用藥物治療以針對共病的問題為主,如憂鬱症、注意力缺陷及過動疾患。一般而言有正面的效果。網路成癮的心理治療有不少,只是目前這些治療仍在嬰兒期仍待發展.Cyberpsychiatry中文為網路精神醫學,又叫精神醫療資訊學,其定義為運用通訊及電腦技術,來獲得、儲存、分析及交換精神醫療訊息及知識,以促進精神醫學之臨床服務、教育、研究與行政,同時也探討人類在網際網路上師心理及行為模式及精神病理特質之學問。網路精神醫學可算是精神醫學的一個分支,也可定位為醫療資訊學的一個分支,因此又稱為精神醫療資訊學(Psychiatric Informatics)。未來網路成癮的研究方向為:探討重要的心理社會因素,進行世代追蹤調查,釐清有關因素的因果關係;評估工具除自填問卷外,加入家人、老師的觀察結果,或以診斷性會談方式作評估;共病的研究;進行神經認知機轉和神經生物學的研究;治療的研究…等。

網路成癮是全世界廣為周知的問題,情況越演越烈。目前國內外有關治療的文獻仍十分缺乏,成功的治療案例不多,是十分棘手的問題。網路成癮的評估診斷、類別…等仍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其介入處置需要跨領域,共同來協助、積極整合、進行研究,以提供有效的介入治療。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宜做好心理社會介入處置。家人、親友應多關心,做好守門人。最重要的為作好預防措施。

作者: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鹿東基督教醫院 邱南英醫師

參考資料:

1. 王智弘 (2009)。網路諮商、網路成癮與網路心理健康。臺北:學富文化。

2. 連廷嘉、鄭承昌 (2010)。網路心理與行為。臺北:麗文文化。

3. Young, K. S. & Abreu, C. N. de (2011). Internet addiction: A handbook and guide to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


金融危機,心理健康
    金融危機,心理健康~「五理」觀點 服務失業民眾

  金融海嘯,全球成災。台灣不少心理衛生界的專家也絞盡腦汁,希望能對失業民眾效力,但多有找不到使力點的苦惱。

  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如果只從專業出發,往往會落入以管窺天,見樹不見林的慣性,很容易把對金融危機的心理援助化約成精神醫療或自殺防治,鼓勵失業勞工上醫院看門診,吃安眠藥或抗憂鬱劑。其實,失業勞工的煩惱或失眠,多半是非常狀況下的正常反應,一旦找到工作或補助便不藥而癒。在此,筆者提出一個系統性的「五理」觀點(如圖),就教於讀者。

  坦白說,待業勞工最需要的並非心理需求,而是生理、物理、倫理三方面的需求。這三方面滿足後,有些人的心理需求可能迎刃而解,也有些人的心理需求可能才會浮出水面,有暇顧及。

  何謂生理需求?生理需求是指人對「維生」方面的需求,重點是溫飽和健康,主要透過「食」與「醫」兩個關鍵字來達成。

  何謂物理需求?物理需求是指人對「建物」方面的需求,重點是庇護和日用,主要透過「居」與「貨」兩個關鍵字來達成。

  何謂倫理需求?倫理需求是指人對「人倫」方面的需求,重點是關係和角色,主要透過「家」與「業」(指職業或學業)兩個關鍵字來達成。

  何謂心理需求?心理需求是指人對「安心」方面的需求,重點是自我,主要透過「信」、「望」、「愛」三個關鍵字來達成。

  筆者並非基督徒,借用「信」、「望」、「愛」三個字,是因為這三個字突顯了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對世界有關「愛」,正是精神健康的重要內涵。心理學家艾倫貝克(AARON T. BECK,)曾認為人會罹患憂鬱症,來自於對自己、世界和未來有過度負面的認知。由此觀之,找回信望愛,大致也符合預防憂鬱症的原則。

  「五理觀點」中最高層次的一理,是「管理」,也就是從行政的立場,整合資源,滿足勞工對前面四理的需求,或預防勞工失去這些領域的滿足。

  相對於生理、物理、倫理的服務,心理服務常顯得抽象。說來說去,不是「心靈關懷」,就是「情緒支持」,往往被批評口惠而實不至。然而,對失業(或擔憂失業)的勞工來說,心理服務難道真無用武之地嗎?那倒也未必。心理衛生界的專家可以利用教育宣導為主要手段(諮商和治療為輔助手段),傳播以下三種面對壓力的策略(Folkman &Lazarus,1984; Thoits, 1986)。

1.解決問題:透過師長、親友、人力銀行或派遣公司,尋找就業機會。或者積極進修,充電加值,培養第二專長。要當變形金剛,讓自己的就業能力轉型或升級,才容易找到更好的機會──不管是轉職、兼差、創業、派遣或承包。

2.調適情緒:以信仰修心,用運動健身,與親朋相伴,靠興趣轉移,都可以昇華苦悶,暫時排解惶恐和不平。但切勿沉迷菸酒賭色或線上遊戲。

3.改變觀感:也就是轉念,在逆境中更要逆向思考,負負得正,才能激發希望,不至於懷憂喪志,怨天尤人。

  這些抒壓策略,可以透過活潑的勵志演說、幽默的網路文章、寫實的報章故事、動人的公益廣告表達出來,這都是心理工作者可以盡力之處。心理衛生專業也可以和媒體、宗教界甚至文化創意產業結合,創作吉祥話、吉祥物、動漫畫、劇情片等。當然,這些跨行合作都需要跳脫專業的我執,有開放的胸襟才能成功。

  再拉高一個層次來看,假如心理衛生資源能夠甘居配角,嵌入政府或民間在生理、物理、倫理三方面的資源,有如綠葉配紅花,可能會比單獨舉辦「失業者支持團體」,更切中時弊,更廣受歡迎。比如在勞工部門舉辦的講座或文宣中,除了宣傳就業情報和政府補助外,也順便「置入行銷」失業壓力的心靈調適之道,那便體現了以「管理」囊括生理、物理、倫理、心理服務的整合性意義了。

【作者黃龍杰心理師為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 全國聯合會 常務理事 2009/02】


更年期,妳做好準備了嗎?
  什麼是更年期?沒有月經嗎,錯!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蕭美君強調,更年期是指女性卵巢功能逐漸退化,從生育到不能生育的過渡期,可分前更年期、近更年期、更年期三階段。前更年期,荷爾蒙指數還夠;當卵巢無法分泌荷爾蒙,屬於近更年期,此時月經不太規則,抽血檢測可得知;直到連續停經12個月後,才真正進入更年期。

「前更年期和近更年期較不舒服群人,有月經、卻不知道卵巢功能已進入更年期而焦慮、憂鬱,反而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需要梗多衛教。」長庚精神科婦女身心醫學小組召集人蕭美君。

過去台灣女性平均停經年齡51歲,現在提前到48、49歲,甚至40歲荷爾蒙已開始下降。

「提早的現象令人擔心,因為前更年期與近更期的治療不同」,蕭美君表示,國內外皆有提早的趨勢,醫學發現,「憂鬱症者比一般人提早兩年停經。」

許多人將女性在更年期間的情緒歸咎於「更年期憂鬱症」,以為這是特有現象,蕭美君強調,「沒有這種說法,正式用語更年期身心症。」臨床發現,更年期身心症正個案的憂鬱、焦慮、經前症候群、產後憂鬱症等過去病史或家族史有關,「這群人荷爾蒙較敏感,較易出現更年期身心症狀。」

國外研究顯示,有些屬於次發性,即曾有憂鬱症而沒有台癒。40歲左右是憂鬱症好發期,與前更年期發生時間相去不遠,容易被混淆。兩者差在於,更年期身心症情緒波動大易怒,不像憂鬱症情緒較為低潮,反而像經前症候。另外,憂鬱症者不一定會出現更年期身心症,如果「勸期就壓下來,未必會復發。」蕭美君強調,預防工作很重要。

既然更弗期有提前趨勢,蕭美君建議女性從30歲開始準備,迎接更年期。

少喝咖啡、熬夜、暴食或厭食、保持運動習慣。

食療盡量天然。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如牛奶、紅蘿蔔、范菜、豆類、核桃、酵母及葵瓜子,可減輕沮喪、情緒不安與倦怠感。含有鈣、鎂的食物,如牛奶、魚乾、海藻類、五殼、深綠色蔬菜,可減輕焦慮、神經質現象。此外,多攝取含天然女性動情素的食物,如櫻桃、蘋果、黃豆、大蒜、昔子與苜蓿,亦可穩定女性荷爾蒙。

(採自大家健康)


登革熱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由登革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典型登革熱(dengue fever)

小孩與老人罹患率相對低於成人

症狀雖然劇烈,但致死率幾乎是零

出血性登革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若重複感染不同型之登革熱病毒,可能造成症狀嚴重之出血性登革熱

罹患率以未滿一歲(七到八個月)的嬰兒及二到八歲的小孩最高

致命率高達40到50%,但如經適當的醫療照顧,致死率<5%登革熱的傳染途徑

登革熱病毒,只能存於人.猴及病媒蚊體內

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

病毒必需經由病媒蚊叮咬,才能由人傳染給人

病媒蚊叮咬登革熱病患(從開始發燒前一天直到退燒都具有傳染力8至15天後,則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

登革熱的症狀(尤其到國外旅行者,應懷疑已受感染)

典型登革熱疑似病例之症狀

發燒 (38度以上)

激烈頭痛,後眼窩痛,骨骼關節或肌肉痛

發燒三~四天,身上出現紅疹

發燒期間全身發癢

以上四項若有第(1)項並有(2)、(3)、(4)中任一項,就認為是疑似病例

出血性登革熱疑似病例

主要有發燒、頭痛、肌肉痛、嘔吐、全身倦怠、腸胃道及子宮出血、血尿和恢復期出疹等。


厭食症
  症 狀 :

1. 拒絕維持體重於正常體重範圍之上。

2. 既使體重過輕,仍害怕體重增加或變胖。

3. 自尊心受身材及體重過度的影響。

4. 女性病人發生無月經問題。

特 徵 :

1. 90%都是女性。

2. 0.5-1%的青少年及年輕女性會有這種病。

3. 約14-18歲之間開始發生。

4. 常有併發物質濫用、強迫症、憂鬱症、人格問題。

5. 常有貧血、腎臟問題、低血壓、心律不整、牙齒問題、骨質疏鬆。

6. 死亡率超過一成,常因飢餓、自殺、電解質不平衡造成。


1

心理諮商線上預約服務
線上報名專區
影音檔案專區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i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