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壓力調適

長者心理健康

家庭照顧者心理健康

孕產期心理健康

親職教養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衛教推廣

網路成癮/物質濫用

職場心理健康

性別議題/情感關係

自殺防治

災後心理調適/創傷輔導
全身痛?!纖維肌痛症的心理健康照護

「我去看過骨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復健科,去中醫調藥,也嘗試推拿、針灸、按摩、電療,卻還是沒辦法治好我的疼痛!」常在疼痛科診間聽患者或陪同的家屬們如此說著,短短一句話道出了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患者四處求醫的辛苦,卻仍有著無法解決的疼痛。

纖維肌痛症好發年齡是30到40歲,女性發生率數倍於男性。患者常表示痛點很多個,痠、麻、脹、像針扎、像電到、肌肉無比緊繃…各種不同症狀都有可能,有時痛點還會跑來跑去,痛起來簡直是快流眼淚了!疼痛狀況持續起伏波動,除了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也對情緒有很大的影響。

第一次發作通常是在面臨生命中的重大壓力事件後,例如家庭的改變、失業、懷孕生產、聯考、重病後等狀況,但事過境遷,疼痛卻沒有改善,反而隨天氣變化、疲勞、身體健康、情緒起伏而會反覆發作。

許多患者會如同文章開頭所述,經歷很長一段四處求診的過程,試了各種療法,做過各種身體檢查,仍找不到原因。患者的心情從希望感轉為放棄,一方面因為四處就醫感到心裡交瘁,另一方面則擔心對家人的生活作息帶來困擾。家人的態度也可能從支持變成疑惑,甚至懷疑。患者於是懶得再解釋自己的疼痛狀況,因為似乎沒人能了解和體諒。

親友可能會問「真的有那麼痛嗎?」

是的,真的有那麼痛!

疼痛是相當主觀的感受,請以相信取代懷疑。舉個簡單的例子,切菜割到手,對於一個媽媽來說不算什麼,卻能讓三年級的孩子痛到哭天喊地。家屬在面對疼痛患者的疼痛時,若能抱持相信的態度,將能提供患者情緒支持,陪他度過難熬的疼痛及漫長的療程。

「那該怎麼辦?」

除了上述提到,親友請以相信取代懷疑,而患者及家屬也須了解到造成纖維肌痛症的原因有許多,治療可以從藥物及非藥物的方法雙管齊下。藥物方面,可與疼痛科醫師討論,藉由藥物緩解疼痛。非藥物方法,除了復健治療、規律的生活作息、維持運動習慣,也相當建議患者能接受心理治療。

疼痛除了干擾日常生活,纖維肌痛症患者往往也伴隨焦慮及憂鬱的心情,有時這些情緒會進一步加重疼痛感。情緒及疼痛是互相影響的,疼痛造成焦慮或憂鬱,焦慮或憂鬱又更進一步使疼痛加劇。對於纖維肌痛症患者,心理治療扮演著一重要的角色。

在心理治療前,心理師將會評估疼痛對患者生活各方面及對情緒的影響,接著擬定適切的治療計畫。心理治療除了提供適當的衛教,也給予患者充足的同理心,減少患者面對疼痛及他人懷疑所帶來的挫折感。除了會談以外,心理師也可能會教導個案放鬆技巧,協助患者重塑對於疼痛的認知。

疼痛也許無法完全根治,但透過計畫性的治療,我們可以學習如何與疼痛和平共處,恢復許多生活的功能,將疼痛控制在您還可以忍受的範圍,改善原本因為疼痛而受影響的生活品質。

作者: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劉玲均臨床心理師


心理諮商線上預約服務
線上報名專區
影音檔案專區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i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