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壓力調適

長者心理健康

家庭照顧者心理健康

孕產期心理健康

親職教養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衛教推廣

網路成癮/物質濫用

職場心理健康

性別議題/情感關係

自殺防治

災後心理調適/創傷輔導

飲酒困擾諮商

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正念父母心!談正念教養!

  對每一個父母來說,為人父母是地球上最具難度、要求最高和壓力最大的工作,父母這個專業無薪無酬、全年無休、不能辭職、不能退休,是養育者、師長、響導、貼身保鑣、醫護助理、營養師、言教和身教的榜樣、知性和感性的朋友,常常會聽到父母問說:「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還是無法讓孩子滿意呢?」,凡是涉及「責任」的,都是壓力,都是辛苦,有了孩子,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聯繫,我們從沒如此感覺自己和他人的希望、痛苦緊緊相連。孩子不好,我們跟著痛苦,我們不好,孩子跟著痛苦!我想,沒有人故意要當壞的父母,或許,每個成為父母親的人,幾乎都想嘗試當一個好父母,希望孩子快樂。

  只是,做父母,就像分娩過程,每種情況、每個時刻都帶來不同的挑戰,有時全然地正面迎戰,有時甚至完全失控、抱怨、咒罵、排拒。為人父母後,棘手狀況層出不窮、甚至是不知所措,孩子就是有能耐讓我們情緒起伏不定、五味雜陳,常在「為孩子付出」以及「期望孩子獨立自主」的兩難中擺盪;希望孩子「不會過度自我膨脹」,又希望能夠「學會同儕相處、合作」;很怕僵固的原則和分寸,又容易讓孩子壓抑自己真實的需要;孩子為想展現真實地自己,叛逆的孩子透過撒謊表現,溫順的孩子則將忍耐變成了憂鬱和痛苦,亦或孩子期待變得完美卻又不斷失落。

  或許,我們不是天生就懂得為人父母,愛是理解,包括需要明白自己和孩子的需要、困難、想法、情緒及行為,也接納自己並不完美。因此,滋養孩子的同時,不要忘記滋養自己,給自己一個擁抱的練習機會。再則,有一種親密,是對方願意將他最脆弱的部份,呈現在我們面前。因為知道,我們在意他的感受和想法,超越評價他的行為,於是,學會不須隱藏和做假。在這樣的關係中,他們將有空間面對自己,逐漸長出做自己的信心和勇氣。也因為出自於了解,而不是評斷、指責……才能夠讓對方不把力氣放在防衛,而是向內探索真實的聲音……而最好的關係是,我懂你的不容易。

  因此,親職角色中,我們如何看待事情,會將我們的決定上了不同的顏色,也許沒有不好的經驗,只有好的經驗或是學習的課業。首先,慈愛而堅定地明確設限、確立自身立場、闡明自己的需求、表明能接受的範圍,並具彈性但嚴格的堅持是重要的。因為,守護界線,並且給予孩子需要的照顧,是培養孩子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首要。

  再則,父母有自己的需求、渴望和生命,孩子也是,當親子需求有所牴觸時,很可能導致意志力的角力,看最後按誰的意思行事!因此,從覺察及了解開始,從孩子說的,我感受到什麼?他正在訴說什麼渴望?這樣做對我們的關係有幫助嗎?遇到這樣的困難,還努力撐著不放棄,那份真正渴望的是?如果這不是我想要的互動,那麼我真正想要的是?面對這件事,不論結果如何,我會說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什麼?讓我們用了解來代替「判斷與評價的回應」!

  另一方面,在孩子探索時,帶著禁止,像是別這樣,你會受傷的,我們會在過程中不自覺破壞孩子的信心,同時也把我們的恐懼灌輸給他。或許可以怎麼安靜的幫助孩子?或帶他一起走?讓他可以繼續探險去?有時候,我們是否也可以接受孩子有時必須推走我們,在內心找出嶄新的空間,才有可能和我們和解、連結、以及重新開始。

  所謂的正念是「刻意地將注意力放在當下,對於經驗帶著覺察、接納、不給予評價」。因此,帶著正念做父母是艱鉅的工作,在和孩子連結時要有耐心、全心全意投入,在緊要關頭時要保持冷靜、明察事理、不脫口說出會後悔的話,也更意味著我們要懂得自己的心,並努力用內在生命跟孩子的生命互動,曾經在自己身上也遇到的這件事,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這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習,讓我們可以運用這些來幫助自己為人父母做出更明智的選擇。你知道嗎,在我們接住孩子的過程中,其實我們也把曾經弄丟的自己找回來了……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當孩子涉入問題,詢問:「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我們能為這件事做些什麼」來取代責備孩子,我們一起想想如何能讓事情更好,你能幫忙嗎?他們通常比較有意願讓事情好轉。然後進入並扮演孩子的角色,要做些什麼,才會讓事情有所改變?我們都有期望,特別是對孩子,例如:學業表現該如何?生活該如何?行為該如何?每個年齡或發展階段該如何?有一些期望是有益的、正面的、可以催化出重要的機遇,有些則是會限制,甚至引起自己和孩子不必要的痛苦,但緊跟著期望而來的,通常是某種評斷,當出現嚴厲的批評,會引起一系列的情緒,包括羞恥、失望、尷尬、憤怒、屈辱、力不從心等,因此我們需要留心的注意清楚自己的期望?如何表達期望?期望要達到的目的?而這個期望對孩子的正反面影響為何?之後可以詢問孩子的想法及期待?從孩子的感受回饋做調整。也因為我們學習如何「愛」這件事,包含了我對待你、還有我對待自己的方式……孩子也會從中學到負責和尊重,也因為我們在彼此面前都可以真實的做自己,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是完美的,但你願意看到真正的我,在每一次的被接納,有人陪著一起面對處理,也開始能自我調節及負責。

  最後,孩子是出題的老師,我們若不在內心下功夫,便難以通過形形色色的大考小考,如果我們按一己的期望來形塑孩子,那我們就錯過了眼前最好的老師。讓我們在這一場教養孩子的馬拉松競賽,不過於緊張、氣憤或因為外界的看法而急著為孩子打分數。帶著正念做父母,讓我們更為享受為人父母的角色,讓愛不再是礙!讓親子之間不再只是單行道,而是雙向道!雙向教養!雙向滋養!

 

作者: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邱素鳳臨床心理師

參考資料:Myla Kabat-zinn、Jon Kabat-Zinn (2013)。雷叔雲譯:《正念父母心,享受每天的幸福》。台北:心靈工坊。


心理諮商線上預約服務
線上報名專區
影音檔案專區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i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