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是一個浮動與猶疑的階段,一方面他們希望像成人一樣尋求獨立、自主決定;另一方面,他們也尋找著可以依附與信賴的對象,希望如孩童時期能夠有著童趣與純真。現今的社會變動快速,特別在COVID-19疫情之後的社會變遷,人與人的距離因為網路更蓬勃的發展,訊息的交流與溝通產生了多層次的變化,青少年所好奇與在意的訊息也能輕易藉由網路容易取得與散播。然而,這卻可能帶給他們不同面向的壓力與影響: 1. 學業壓力:疫情階段開啟的線上教學似乎便利了學習,卻也讓更多學生對於課業更感受到壓力。對於部分的習慣實體學習的學生可能因此無法理解課程內容,也更容易因為錯失了老師關鍵的講解而導致學習落後;也有可能因為不想上課而睡著或者偷玩線上遊戲。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導致學習的落後與停滯不前。 2. 成名渴望:快媒體的發達(如,抖音、IG、Twitter等)讓青少年希望自己能為螢幕上的主角,然而這些媒體中卻容易有著同儕與陌生人的介入,不論留言與評價,都容易導致青少年們因為在意而受到影響;而也容易因為為了得到更多的點擊與分享導致他們作出更危險或者更暴露身體的行為。此外,他們也容易透過更自由與匿名的網路社群以紓解壓力,但也因此導致他們可能更不信任現實周遭的人事物,而受到網路的誘拐與詐騙。 3. 身體意象:這時期的青少年在身體意象開始有了較大的轉變,不論在性徵或者身體的樣態,都會隨著開始變得不同。有多數的青少年因為對於身體樣態的不滿意而受到了同儕的霸凌或者進一步因此自傷,適時的幫助他們接納自己,是關鍵與重要的學習。 4. 霸凌議題:在現實生活中,青少年容易因為互看不順眼或者志趣不同等因素而有霸凌的發生。網路上,這可能是另一個霸凌場域的延續。而青少年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又常常隱忍而未說,若大人們沒有注意到青少年的異狀,則容易產生負面的影響,導致他們做出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表現。 5. 親密關係:青少年時期情竇初開,也因此他們對於兩性的關係或者自己性向的探討也會有較多的嘗試。協助他們在過程中好好的探索與釐清自己的需求;同時,幫助他們在親密關係中如何互相禮讓與相處,將有助於未來成年期間在親密關係互動的發展與經營。 與他們共同生活的成人可以觀察他們的相關指標,透過他們的變化來瞭解目前他們的心理狀態,如: 1. 飲食、睡眠、體重:是否他們在飲食與睡眠上變得更多或者更少,有沒有甚麼樣的原因導致他們產生這樣的轉變?而他們對於自己身體體型的觀感如何,是否喜歡自己?或者對於自己的體重與身形不滿意?常常會提到自己較為自卑? 2. 失去興趣:可以觀察看看他們在生活中,是否原本感到興趣的事物不再做了?又或者他們在生活中的行動變得不同了,他們對於生活並不感受到自己有價值與意義? 3. 人際退縮:他們會不會擔心自己在人群中的形象與表現?是否他們更不喜歡與人相處,或者他們有著更多在人際中的擔心,會覺得自己不被喜歡?此外,也可觀察看看他們是如何看待同年齡的群體的? 4. 課業退步:因為國高中時期的課業加深並加廣,對於這個時期的青少年而言,學習的方式也需要調整。學校的師生互動與同儕相處皆有可能導致他們在課堂上產生不專注與無法融入的議題。適時提供關懷,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特長,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將可以幫助他們在學習上獲得成長。 5. 突然獲得一群新朋友:了解是否青少年在生活中有了不同的朋友,這些人對他的影響是甚麼?而在他同意之下,也可以到他們活動的場所觀看他們常做的活動,適時的了解目前的人際狀況。 6. 認為自己失敗就一無是處:當青少年帶著自己的價值觀評斷自己時,常常會有著較極端的分類方法。宜適時提供較好的紓解空間,陪伴他們挖掘自己的特長,找到自己的價值。 7. 物質濫用和性:青少年對於菸、酒與性的好奇感會增加,也會覺得做這些事情會讓自己較為酷炫、高人一等;此外,也有為數不少的青少年常常以此作為網路直播的題材,向同儕展現自己已經成熟,可以討論菸、酒與性等成人議題。但與他們認知相悖的是,這時期的身體與大腦仍在發育中,成人應適時的解釋,讓他們了解這些議題可能造成的傷害,也進一步提供紓解壓力與表現成熟的其他管道。 而在青少年身旁的成人在與他們對話時宜: 1. 創造安全與自在的空間:不批判、不生氣、不針鋒相對; 2. 減少他們的防衛; 3. 接受他們對話過程中的一些沈默; 4. 減少自己對於心理症狀的污名化,有些心理疾病需要及時透過相關的媒介進行治療。 青少年時期是前往成人的一個重要階段,給予這個時期的他們必要的支持與關心將可以有助於他們在生活中獲得更好的適應。或許,他們在成人面前的沉默容易讓人不知所措,但若願意表現尊重與在意,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將有助於他們在成年後更好的與社會合作與聯繫。 作者:芙樂奇心理諮商所 洪奕祐 諮商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