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壓力調適

長者心理健康

家庭照顧者心理健康

孕產期心理健康

親職教養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衛教推廣

網路成癮/物質濫用

職場心理健康

性別議題/情感關係

自殺防治

災後心理調適/創傷輔導
自殺,是完結生命,抑或是完結痛苦、完結無助、完結無奈

    我相信絕大部分人聽到「自殺」這兩個字,心中浮現的第一個感受是驚訝、驚恐,因為這是文化裡不能被接受,無法充分談論的議題,隨後而來的念頭可能是疑惑,很想知道「為什麼」?

    最後看著家屬充滿悲慟及心碎的表情,心中也泛起憂傷與不捨,往後也可能憂心著自己身邊憂鬱症的朋友也會這麼逝去,這件事似乎離我們有點遠,但其實一點也不遠,我們身邊一定有這樣的遺族朋友帶著這樣的印記持續往前走著。

    隨著各式各樣的「自殺者遺族」(Survivors of suicide - 泛指因自殺者離世後,嚴重影響的親朋好友,經統計約莫60人),在各式平台撰文及表達心聲,讓這件事的幕幔悄悄掀開,原本禁忌的議題不再如此難以靠近;遺族一詞是一種身分,更深的意涵這也是一種非自己選擇而得到的社會角色,絕大部分的遺族在一生中都承受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影響著價值觀、情緒調適、親密關係等..,這些影響不見得只是負面消極的,有時會因為在哀悼歷程中轉化成新的能量、綻放更強大的自我實現。

    然而轉化成功的僅是部分的人,還是有很多遺族在事發後的數年仍然停留在事件的彼時彼地,無法走開、更無法跨越。這不是他/她不願意走出來,而是內在的思緒/情感/認知就像黑洞般深不見底、幽微又複雜,一人獨身其中很難自己走出來,旁人有時過度正向且積極的安慰與鼓勵,讓遺族更顯自己的無力,更不能夠將這些思緒/情感/認知逐一宣洩及整理、找到新意義,重新踏上自己人生的列車。

    於是,當我們遇到這樣的朋友,如何的陪伴益顯重要!

大部分的人會習慣講些正向的話,原因無他,因為害怕,害怕不知道該講些什麼可以讓自己及對方都好受一些,只好試圖將正向的陽光帶到遺族的身上,這麼一來也不需要再去碰觸那不可知的領域。

   當然,我們都很有限,也不必成為他人的救世主、遺族也不是這麼期待被照顧或被憐憫、給建議等。也許好好的聽著他說話,就只是待在那、專心且溫柔的與他在一起,告訴他你雖然無法體會他經歷了什麼,但你願意與他在一起,在他需要的時候,一起看著同一片天空、感受同一陣風、吸著同樣溫度的空氣、體會同樣的感受,這種「同在」就是最好的陪伴,人與人間最真實的情感莫過如此。

   若不適合陪伴著對方,也可鼓勵其找尋適當的求助管道,並消彌汙名化的擔憂,陪著對方從團體活動、社區活動、讀書會、心理諮商、醫療等等面向找尋適合資源,雖帶著過去的印記、但生命是能夠繼續豐富的走下去的!

 

自殺者遺族相關優質資源:

隙光精神-自殺者遺族關懷社群

https://seelight.mystrikingly.com/

社團法人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TACCLinTW/?locale=zh_TW


心理諮商線上預約服務
線上報名專區
影音檔案專區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i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