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壓力調適

長者心理健康

家庭照顧者心理健康

孕產期心理健康

親職教養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衛教推廣

網路成癮/物質濫用

職場心理健康

性別議題/情感關係

自殺防治

災後心理調適/創傷輔導
 父母會傷人
作/譯者: 楊淑智
出版社: 張老師
內容簡介:  
受虐者長大了,不要讓傷口也長大了
父母是許多孩子生命中最初的偶像,

但他們也會犯錯,有時還錯得無法自拔……

淌血的記憶不會消失,創痛可能蔓延;

唯有正視傷口,清理上藥,內在小孩才會重展笑顏!

【 紐 約 時 報 暢 銷 書 排 行 榜 第 一 名 , 百 萬 暢 銷 書 】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俗話這麼說。但真是這樣嗎?許多人是成為父母後才學做父母的,有些父母甚至沒意識到要「學做父母」。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無與倫比,他們在幼小的心田持續播下種子,若是愛、尊重和獨立,孩子將有安全感和自信心;若播下的是恐懼、義務和罪惡感,那只會造成一連串難以撫平的創傷,本書著重探討這些錯誤示範,看清後可走出心創歲月,並避免教養出心創兒,讓惡性循環就此打住。

  佛渥德博士也認為只治療症狀並不夠,還必須處理症狀之源。降低父母的負面影響是個漸進過程,本書從觀念分享、案例說明、諮商對談到角色扮演、練習和檢查表,主張每個人無須為童年的傷害咎責,但要為自己成年後的行為負責,閱讀本書是理解和採取行動的開始,助人改變自我挫敗的生活模式。這是第一本從心理學角度切入「問題父母」主題的書,適合一般大眾閱讀;有助於降低父母的負面影響,進而活出成熟、自主的人生。


 請容許我悲傷
作/譯者: 蘇絢慧
出版社: 張老師
內容簡介:  
過去的社會不知如何面對喪親的孩子、成人,今天的社會依舊不知道如何面對失落與悲傷的人。如何對待喪親人,便能看出人們如何對待失落與悲傷,也能看出社會對生命的關懷與尊重與多少。

  你我生命中都曾經歷不同的失落與悲傷,無論是失去父母、親友、孩子、配偶、寵物……,如何正視並接納悲傷的情緒,讓悲傷得到出口,遺憾得以釋懷,進而沈澱心情、獲取力量?

  不只是成人需要學習如何面對悲傷,我們的孩子也需要被教導如何表達失去所愛的悲傷。

  安寧病房並無年齡的限制,悲傷是真實的存在於人間、存在於失去所愛的人心中的,不能再被閃避,學習如何面對悲傷,我們就會學習如何面對失落,也學會如何繼續去愛生命。

  這本書的前部分是我與不同年齡孩子一起做悲傷工作(Grief work)的過程,第二部分,則是我身邊的人喪失所愛的故事。最末,我附上悲傷工作手冊,整理出一些陪伴、照顧悲傷中(Grieving)人的心得。我不只期待以此書來觸摸你失落的經驗,還寄望有更多人獲得力量去撫慰失去摯愛的孩子或成人,給他們慈悲的支持,並使曾經喪親的你或正在面臨喪親的孩子找到善待自己悲傷的出口。作者在本書中分享如何用心陪伴喪親者,包括:你可以為悲傷者做些什麼、如何照顧好自己、如何表達自己的悲傷者的感同身受、如何改變慣用的話語降低悲傷者的挫折感與失落等。


 當所愛的人有憂鬱症:照顧他,也照顧好自己
作/譯者: 蘿拉‧艾普斯坦‧
出版社: 張老師
內容簡介:  
憂鬱浪潮襲來,小孩、青少年、成人、老人無一倖免。美國也是如此,美國每年約有二千位4~5歲的兒童自殺,1500萬人受重鬱症折磨,200萬罹患躁鬱症,3~4%的人口有輕度憂鬱症。目前台灣書市有近20本針對憂鬱症患者而寫的書,可見此症的流行度。但是如果你的痛苦源自所愛的人——伴侶、父母、孩子、朋友——得了憂鬱症,該怎麼辦?

  因此,本書作者將寫作對象轉向憂鬱症患者週遭的人。一方面,憂鬱症影響人際關係的層面極為深廣,透過本書他們想幫助這些憂心惶惑的人學習最佳處遇策略; 另一方面,現今對於憂鬱症的藥理治療狀況頗佳,但是最大的困難在於此疾病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而這也是憂鬱症患者四週親友可以出力最多之處,如此方可真正落實憂鬱症的預防、辨識和治療。

  作者藉由生動的生活故事和step-by-step建議,教導你該如何表達情緒、滿足自己的需求、如何鼓勵憂鬱者尋求治療、提供最適切的幫助等,最終的目的是強化你們之間的關係,幫助你所愛的人從憂鬱邁向康復。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3334
心理諮商線上預約服務
線上報名專區
影音檔案專區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inte.......